智慧农场系统让农场智能化变成现实
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瞄准农业农村生产管理难点问题,组织实施智慧农业3大行动,加快推动智慧农业全面发展,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建设。近年来,环球软件在智慧农业领域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智慧农场云平台和服务案例。该平台正以科技赋能,重塑传统农业面貌,引领各地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迈进。
农场物联网,四情监测的智慧之眼
智慧农场云平台的核心在于其强大的物联网传感器布置。这些精密的传感器如同农场的“智慧之眼”,遍布于农场之间,构建起一套全面的农作物四情监测系统。这一系统涵盖了微气象环境监测、土壤墒情监测、苗情灾情监测以及智能虫情监测四大模块。通过自动采集田间微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含水量、作物生长状态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关键信息,并实时上报至云平台,实现了对农场环境的全方位、高精度监控。
平台接收到这些数据后,运用先进的算法模型进行自动分析处理,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为农场管理者提供预警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例如,当土壤湿度低于预设阈值时,系统会自动触发灌溉指令,确保作物得到适时适量的水分滋养;面对病虫害威胁,平台能迅速识别并推荐最佳防治措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保障农产品安全。
全流程闭环管理,智慧化生产的引擎
智慧农场云平台不仅关注田间地头的即时数据,更致力于打通农业资源、环境、生产、加工和管理的全链条数据,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无缝衔接。平台覆盖了“耕、种、管、收、制”五个关键环节,通过智能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将“良种、良田、良策”有机结合,通过精准种植、智能管理,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的智慧化水平。
在产前阶段,平台依据历史数据与市场需求预测,指导作物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产中阶段,结合实时监测数据与专家系统,实施精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产后阶段,则关注农产品加工、分级、包装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销售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标准化农事日历,科学种植的指南针
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平台综合气象环境、土壤条件及当地种植习惯,为每种作物量身定制标准化农事日历。这一日历详细展示了作物各个生育期的农事要点和植保重点,如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机,帮助决策者快速把握种植全局,精准安排农事活动。通过平台,农民可以直观地了解当前作物生长状态,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促进种植标准化和科学化,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
数字化管理工具,决策支持的智慧大脑
智慧农场云平台还综合利用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了一套对农业资源和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可视化管理的强大工具。平台汇聚了丰富的空间数据、产业资源、经营主体信息、生产能力、规模信息以及科技合作动态,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农业数字地图。通过这些地图,管理者可以直观地监控农田分布、作物长势、资源利用状况等,实现对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的综合监控和精准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