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养农业”模式正确的做法是“小而美”

现在人们对健康食物的追求以及都市人回归田园的体验需求,加热了“认养农业”。这种发展模式,促进了种植养殖透明化,保障了食品安全,让乡村直接连接消费者,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但由于农户技术不统一、认养规模贪大求全、资金不足等问题,要让认养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还需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的抱团模式。大石坝村在2017年第一次涉足水稻认养模式时,曾因单个农户分散种植,导致技术、管理不统一,稻米的品质、口感、外观都大打折扣。对农业生产要求更高的认养农业来说,需要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村集体等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抱团发展,实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等,统一技术标准。

二是走小而美、小而精的认养农业之路。作为新的发展模式,认养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食品的绿色安全以及实现人们对农耕的体验,但目前的市场还不够大,人民的接受度也还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应尽可能避免大规模的种植、养殖。

三是需要政府抓好相关配套服务。比如,在资金上,农业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更多经营主体从事认养农业生产;又比如,应把毁约、违约纳入个人征信,政府牵头成立第三方机构,保障消费者和主体的相关合法权益。另外,相关部门也需要建立定向的种植、养殖技能培训,建立多对一或一对一的技术帮扶体系。